广告

病态自恋的作用

自恋一览

  1. 什么是病态自恋
  2. 病态自恋的起源
  3. 自恋回归和二次自恋的形成
  4. 原始防御机制
  5. 不正常的家庭
  6. 分离和个性化的问题
  7. 童年创伤和自恋人格的发展
  8. 弗洛伊德与荣格
  9. 科胡特的方法
  10. 凯伦·霍尼的贡献
  11. 奥托Kernberg
  12. 参考书目
  13. 观看病态自恋视频

什么是病态自恋?

主要的自恋,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防御机制,常见于形成期(6个月至6岁)。它的目的是保护婴幼儿免受个人发展的个性化分离阶段所涉及的不可避免的伤害和恐惧。

继发性或病态自恋是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包括迷恋和迷恋自己,排斥他人。它表现为对个人满足和关注的长期追求(自恋供应),表现为社会支配地位和个人野心,自夸,对他人不敏感,缺乏同情心和/或过度依赖他人来履行他/她在日常生活和思考中的责任。病态自恋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

自恋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希腊神话中那喀索斯的形象之后用在人类心理学上的。那喀索斯是一位英俊的希腊青年,他拒绝了女神伊珂不顾一切的追求。作为惩罚,他注定要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那喀索斯无法实现他的爱情,他憔悴了,变成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花,那喀索斯。

对该理论做出贡献的其他主要精神病学家有梅兰妮·克莱因、凯伦·霍尼、海因茨·科胡特、奥托·f·克恩伯格、西奥多·米伦、艾尔莎·f·罗宁斯塔姆、约翰·甘德森、罗伯特·黑尔和斯蒂芬·m·约翰逊。

病态自恋的起源

病态自恋是基因规划的结果(见Jose Lopez, Anthony Bemis等人),还是功能失调的家庭和错误的教育,还是失范的社会和破坏性的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争论。科学研究的缺乏、诊断标准的模糊和鉴别诊断使得这个问题不太可能很快得到解决。

某些健康状况会激活自恋防御机制。beplay手机app下载慢性疾病很可能导致自恋特征或自恋人格风格的出现。众所周知,创伤(如脑损伤)会诱发类似于全面人格障碍的心理状态。

然而,这种“自恋”是可逆的,而且往往会在潜在的医疗问题出现时得到改善或完全消失。精神分析告诉我们,我们在生命的早期阶段都是自恋的。在婴幼儿时期,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是最重要、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存在。在我们成长的那个阶段,我们将父母视为神话般的人物,不朽而强大,但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保护和滋养我们。自我和他人都被视为不成熟的,理想化的。在心理动力学模型中,这被称为“初级”自恋阶段。

不可避免地,生活中不可阻挡的冲突导致了幻想的破灭。如果这个过程是突然的、前后矛盾的、不可预测的、反复无常的、武断的和强烈的,那么婴儿自尊所遭受的伤害是严重的,而且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此外,如果我们的照顾者(主要对象,例如父母)缺乏共情的关键支持,我们成年后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倾向于在高估(理想化)和贬低自我和他人之间波动。人们普遍认为,自恋的成年人是在婴儿期对重要的人极度失望和彻底幻灭的结果。健康的成年人能够现实地接受自我的局限,成功地应对失望、挫折、失败、批评和幻想破灭。他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是自我调节的、持续的、积极的,不受外界事件的实质性影响。

自恋回归和二次自恋的形成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他或她有序地从一个个人发展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他或她会倒退到他的婴儿自恋阶段,而不是绕过障碍(Gunderson-Ronningstam, 1996)。




而在倒退中,这个人表现出幼稚、不成熟的行为。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错误地判断了自己和对手的权力。他低估了自己面临的挑战,假装自己是“万事通先生”。他对他人需求和情感的敏感度以及与他人共情的能力急剧下降。他变得难以忍受的傲慢和傲慢,有虐待狂和偏执的倾向。最重要的是,他会寻求无条件的赞赏,即使在他不值得的时候。他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和白日梦。在这种模式下,他倾向于剥削他人,嫉妒他人,并且容易爆发。

这种反应性和短暂性的二次自恋的主要功能是鼓励个人进行神奇的思考,希望问题消失,或使它着迷,或从全能的位置来解决和克服它。

只有当对障碍的反复攻击持续失败时,人格障碍才会出现——特别是如果这种反复失败发生在形成阶段(0-6岁)。个人暂时占据的幻想世界和他不断受挫的现实世界(浮夸差距)之间的对比太尖锐了,无法长期忍受。这种不和谐导致了无意识的“决定”,继续生活在幻想、浮夸和权利的世界里。

自恋的动力

原始防御机制

自恋是一种与分裂防御机制相关的防御机制。自恋者不会把其他人、情况或实体(政党、国家、种族、他的工作场所)视为好坏因素的综合体。他要么理想化他的目标,要么贬低它。这个对象要么全是好,要么全是坏。坏的属性总是被投射、替换或以其他方式外化。好的自我被内化,以支持自恋者膨胀的(浮夸的)自我概念和他浮夸的幻想——并避免通缩和幻灭的痛苦。

自恋者追求自恋的供给(注意力,积极的和消极的),并用它来调节他脆弱和波动的自我价值感。

不正常的家庭

研究表明,大多数自恋者出生在不正常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的特点是大量的否认,无论是内在的(“你没有真正的问题,你只是假装的”)还是外在的(“你决不能把家庭的秘密告诉任何人”)。在这样的家庭中,各种形式的虐待并不少见。这些家庭可能鼓励优秀,但这只是达到自恋目的的手段。父母通常自己也需要帮助,情感上不成熟,自恋,因此无法认识或尊重孩子的新界限和情感需求。这通常会导致有缺陷或部分的社会化以及性别认同问题。

分离和个性化的问题

根据个人发展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父母(主要对象),更具体地说,母亲是社会化的第一个代理人。正是通过母亲,孩子探索最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影响他的整个人生。后来,她是他初生的性渴望的对象(如果孩子是男孩的话)——一种弥漫的想要融合的感觉,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这个爱的对象被理想化和内化,成为我们良心的一部分(精神分析模型中的超我)。

成长意味着与母亲的逐渐分离,性吸引力从母亲转向其他社会上合适的对象。这些都是独立探索世界、实现个人自主和强烈自我意识的关键。如果这些阶段中的任何一个受到阻碍(有时是母亲自己,她不会“放手”),分化或分离-个性化的过程就不会成功完成,自主和连贯的自我意识就不会实现,人就会以依赖和不成熟为特征。

孩子们会经历一个与父母分离的阶段,并由此产生个性化,这一点绝不是普遍接受的。丹尼尔·斯特恩(Daniel Stern)等学者在他的《婴儿的人际世界》(1985)一书中得出结论,儿童拥有自我,从一开始就与他们的照顾者分离。

童年创伤和自恋人格的发展

童年早期的虐待和创伤会引发应对策略和防御机制,包括自恋。应对策略之一是向内退缩,从一个安全、可靠和永久可用的来源中寻求满足:从一个人的自我中。孩子害怕进一步的拒绝和虐待,避免进一步的互动,并诉诸于被爱和自给自足的宏伟幻想。反复的伤害可能会导致自恋人格的发展。




思想流派

弗洛伊德与荣格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被认为是第一个连贯的自恋理论的创始人。他描述了通过父母的中介和代理,从主体导向的力比多到客体导向的力比多的过渡。为了健康和有效,过渡必须平稳和不受干扰;否则会导致神经症。因此,如果一个孩子未能吸引他们对他或她所期望的对象(例如,他的父母)的爱和关注,孩子就会退回到自恋阶段。

自恋的第一个表现是适应性的,因为它训练孩子去爱一个可用的对象(他或她的自己),并感到满足。但从后期倒退到“次级自恋”是不适应的。这表明力比多没有引导到“正确的”目标上(比如孩子的父母)。

如果这种模式持续下去,就会形成“自恋神经症”。自恋者习惯性地自我刺激,以获得快乐和满足。自恋者喜欢幻想而不是现实,喜欢浮夸的自我概念而不是现实的评价,喜欢手淫和性幻想而不是成熟的成人性行为,喜欢白日做梦而不是真实的生活成就。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将心理描绘为原型的存储库(适应性行为的有意识表现)。幻想是接触这些原型并释放它们的一种方式。在荣格心理学中,回归是旨在增强适应性的补偿性过程,而不是获得或确保稳定满足感的方法。

弗洛伊德和荣格也不同意内向。内向是自恋的必要条件,而外向则是倾向于力比多对象的必要条件。弗洛伊德认为内向是为病理服务的工具。相比之下,荣格认为内向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在心理上无止境地寻求适应策略(自恋就是其中一种策略)。

然而,就连荣格也承认,对新的适应策略的需求本身意味着适应已经失败。因此,尽管内向本身的定义不是病态的,但对它的使用可能是病态的。

荣格将内向者(那些习惯性地专注于自己而不是外界事物的人)与外向者(相反)区分开来。内向被认为是童年时期的一种正常和自然的功能,即使它主导了以后的精神生活,也仍然是正常和自然的。对荣格来说,病态自恋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它是排他性的,无所不在的。

科胡特的方法

海因茨·科胡特说,病态自恋不是过度自恋、性欲或攻击性的结果。它是有缺陷的、畸形的或不完整的自恋(自我)结构的结果。科胡特假设了核心结构的存在,他将其命名为:浮夸的表现欲自我和理想化的父母意象。孩子们拥有伟大的概念(原始或天真的宏伟),其中掺杂着神奇的想法,无所不能和无所不知的感觉,以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免疫力的信念。这些元素和孩子对父母的感觉(也被孩子用万能和宏伟的画笔描绘出来)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些构念。

孩子对父母的感觉是对父母回应的反应(肯定、缓冲、调节或反对、惩罚,甚至虐待)。他们的反应有助于维持孩子的自我结构。例如,如果没有适当的回应,浮夸就无法转化为成人的抱负和理想。

对科胡特来说,夸大和理想化是积极的童年发展机制。即使他们在移情中的再现也不应该被认为是病态的自恋倒退。

科胡特说,自恋(主体-爱)和客体-爱在一生中共存并相互作用。他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神经症是防御机制、形成、症状和无意识冲突的累积。但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障碍:自我障碍。这些都是自恋不安发展的结果。

自我障碍是童年创伤的结果,要么没有被“看到”,要么被视为父母的“延伸”,仅仅是满足的工具。这些孩子成长为不确定自己是否存在(缺乏自我延续感)或不确定自己有价值(缺乏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或自尊感)的成年人。

凯伦·霍尼的贡献

霍尼说,性格主要是由环境、社会或文化问题塑造的。霍尼认为人(孩子)需要安全感,需要被爱、保护、情感滋养等等。霍尼认为,焦虑是儿童依赖成年人生存的主要反应。孩子们(对爱、保护、营养、教养)没有把握,所以他们变得焦虑。




像自恋这样的防御是为了弥补逐渐认识到成年人也不过是人:反复无常、不公平、不可预测、不可靠这一不可容忍的事实。防御提供了满足感和安全感。

奥托Kernberg

奥托·克恩伯格(1975、1984、1987)是心理学对象关系学派(包括科胡特、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资深成员。克恩伯格认为对象力比多(指向人的能量)和自恋力比多(指向自己的能量)之间的划分是人为的。孩子发展出一种正常的还是病态的自恋,取决于自我的表征(孩子在他或她的脑海中形成的自我形象)和物体的表征(孩子在他或她的脑海中形成的他人形象)之间的关系。它也依赖于自我的表象和真实对象之间的关系。病态自恋的发展也由与力比多和攻击性相关的本能冲突所决定。

克恩伯格的自我概念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密切相关。自我依赖于无意识,无意识对所有心理功能施加持续的影响。因此,病态自恋反映了一种对病态结构的自我的力比多投资,而不是对正常的、综合的自我结构的力比多投资。自恋者饱受自我的折磨,自我被贬低或专注于攻击性。

这种病态自我的所有客体关系都与真实客体分离(因为它们经常造成伤害和自恋伤害),并涉及分离、压抑或投射到其他客体上。自恋不仅仅是对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迷恋。它并不局限于无法发展内在精神结构。它是对自我畸形结构的一种主动的、力比多的投资。

下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技巧

参考书目

    • 阿尔福德,C.弗雷德:《自恋:苏格拉底、法兰克福学派和精神分析理论》,纽黑文和伦敦,耶鲁大学出版社,1988 ISBN 0300040644
    • 费尔贝恩,W. R. D.《人格的客体关系理论》,纽约,基本图书,1954 ISBN 0465051634
    • 弗洛伊德-性理论三篇论文(190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全集标准版-第7卷-伦敦,霍加斯出版社,1964 ISBN 0465097081
    • 弗洛伊德-论自恋-标准版-第14卷- 73-107页
    • Golomb, Elan -困在镜子里:自恋者为自我奋斗的成年子女-鹅毛笔,1995 ISBN 0688140718
    • 格林伯格,杰伊R.和米切尔,斯蒂芬A.《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对象关系》,剑桥,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83 ISBN 0674629752
    • 贝拉·格伦伯格:《自恋:精神分析随笔》,纽约,国际大学出版社,1979年ISBN 0823634914
    • Harry Guntrip:《人格结构与人际互动》,纽约,国际大学出版社,1961 ISBN 0823641201
    • 《滑动的意义:自恋人格中对威胁的防御》,《国际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杂志》,1975;4:167
    • 伊迪丝·雅各布森:《自我与客体世界》,纽约,国际大学出版社,1964 ISBN 0823660605
    • Kernberg O. -《边缘性条件与病态自恋》beplay手机app下载,纽约,Jason Aronson, 1975 ISBN 0876681771
    • 梅兰妮·克莱因-《梅兰妮·克莱因的著作》-罗杰·钱尼-凯尔编- 4卷。-纽约,自由出版社- 1964-75 ISBN 0029184606
    • Kohut H. -《自我分析》,纽约,国际大学出版社,1971 ISBN 0823601455
    • 克里斯托弗·拉希:《自恋文化》,纽约,华纳出版社,1979 ISBN 0393307387
    • 亚历山大·罗文:《自恋:否认真实自我》试金石丛书,1997 ISBN 0743255437
    • 米伦,西奥多(和罗杰D.戴维斯,贡献者)-人格障碍:DSM IV及以上-第二版-纽约,约翰威利和儿子,1995 ISBN 047101186X
    • 米伦,西奥多,《现代生活中的人格障碍》,纽约,约翰·威利和儿子,2000 ISBN 0471237345
    • Ronningstam, Elsa F.(编)-自恋障碍:诊断、临床和经验意义-美国精神病学出版社,1998 ISBN 0765702592
    • 阿诺德·罗斯坦:《反思的自恋追求》第二修订版,纽约,国际大学出版社,1984年
    • 自恋型人格障碍-临床讨论-美国医学杂志。精神分析协会- 22 (1974):292-305
    • 丹尼尔·斯特恩:《婴儿的人际世界:精神分析和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纽约,基础图书,1985 ISBN 0465095895
    • Sam Vaknin:《恶性自爱-自恋重访-斯科普里和布拉格》,Narcissus出版社,1999-2005 ISBN 8023833847
    • 保罗·茨威格:《自爱的异端:颠覆性个人主义的研究》,纽约,基础图书,1968 ISBN 0691013713


下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技巧

APA的参考
Vaknin, S.(2008年11月3日).病态自恋的作用,HealthyPlace。于2022年12月14日从//www.5wetown.com/personality-disorders/malignant-self-love/the-workings-of-pathological-narcissism获取

最后更新:2018年7月2日

更多信息